作者: author (AUTHOR) 看板: Stock
標題: Re: [新聞] 南韓三高:物價高、房價高、自殺屢創新高
時間: Sat Jun 16 02:40:15 2012


※ 引述《dreamivan (% 流小月 % )》之銘言:
: 1.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 南韓三高:
: 物價高、房價高、自殺人數屢創新高!堪稱自殺王國
: 南韓模式:錢進大企業苦留百姓 家庭負債亞洲最高
: 2.新聞連結:
: http://ppt.cc/mv9N
: (圖表數據貼不上來,請自己點進去參考)
: 徐嶔煌╱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 2012.06.14
: 許多媒體不分青紅皂白的大捧南韓,但南韓的經濟發展模式是政府為大企業舉債,為大企
: 業降低成本、增加在外銷上的競爭力,也等於是錢進企業、債留百姓;同時在現任總統李
: 明博更改金泳三的禁止炒防政策、放寬民間帶動炒房後,導致韓國2005年以後的經濟成長
: 建築在房價超高、物價超高之上,南韓通貨膨脹率多數時間都比台灣高出一倍,人民薪資
: 成長根本追不上物價與房價,上班族不得不大幅舉債買房消費,多數家庭都背負了龐大債
: 務,每天與高物價、高房貸搏鬥,生活痛苦指數超高。韓國經濟發展可說是一部爽到大企
: 業、痛苦與債務留給百姓的血淚史。這使得韓國自殺率高居OECD二十二個會員國之冠,
: 2009年韓國每天都有42.2人自殺身亡,其中20~29歲年齡層更佔了44.6%,韓國似乎不如媒

上面這句就有誤了,應該是自殺率每10萬人42.2

而自殺率實在沒什麼意義,因為全球都低於0.0005,
這比台灣去年肺結核感染率..不然就其他某些罕見疾病發生率都低

2009年金融危機爆發前,希臘自殺率為10萬分之3,比歐洲平均值低1/3
西班牙自殺率
http://www.who.int/mental_health/media/spai.pdf
也一直都長期維持超低,1950∼2008都在10萬分之4到8之間
結果現在可說全球失業率前兩強,都在20多%

日本的自殺率50年來一直都很高,且90年代每年都有3萬人自殺,
但前50年日本曾長期維持經濟頂尖強國和人均GDP世界第一

所以自殺率明顯不能拿來評價國民福祉或經濟

: 體報導的這麼美好……那麼,為什麼還要我們學韓國?
: 政府為大企業舉債 美化數字債掛行政法人 政府債務真實早已突破70%
: 南韓的金融環境比大家想像中還脆弱。為了協助企業降低成本,南韓政府出錢幫企業研發
: 、開發專利、買專利、做基礎建設,然後授權移轉給企業,幫助企業降低成本。這樣的做
: 法一方面可以迴避反傾銷的企業補貼問題而達到實質補貼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快
: 速建立競爭優勢。
: 但是錢從哪裡來?南韓政府大量成立政府行政法人,類似經濟部底下的財團法人,或如紡
: 拓會、資策會一類的單位,由這些單位來大舉舉債來支應這些要給企業的支出,這些單位
: 花錢來買專利、做一些基礎建設,然後透過授權移轉給大企業。比如說南韓的韓國電力公
: 社、住宅土地供社等。這些單位靠著做出來的財務報表維持表象,但其實本身沒有獲利的
: 能力、只能靠著不斷地膨脹、舉債來籌措資金。
: 其實韓國2010年就發生了金融危機,只是台灣的媒體不關心國際新聞、因此疏忽了這個持
: 續發展的事件。根據朝鮮日報的報導,在南韓金融危機以後,南韓的行政法人債務成長了
: 170%、許多行政法人快破產,南韓政府必須不斷的紓困、支撐他們先不要倒閉;而有趣的
: 是,由於南韓政府本身資金也不夠,所以只好不斷舉債來應付。但問題是這些債務根本救
: 不了這些行政法人,行政法人的債務高達4150億美金,佔南韓政府GDP比例的37%,由圖上
: 可看出,比南韓政府本身債務還高,但因為掛在行政法人身上,所以大家誤以為南韓政府
: 舉債佔GDP比僅33%,事實上南韓行政法人的赤字最終還是要由南韓政府負責,也就是說,
: 南韓政府負債比早已突破70%!

台灣這數字則國債已150多%了,
若以國際的算法來計算,即應付而未付的都算。

另外就算把行政法人加進去用70%來算,
跟文中點進去圖表各國比"政府部門"的債務,還是只輸澳洲而已
而若各國都詳細探究算法,把有類似行政法人的都加進去,
那各國也大概都會變高

而韓國是富人納的稅的比例很高的
如連結http://0rz.tw/NGqN9中的 二、可行性分析
目前負所得稅制度僅有美國、新加坡、南韓等少數國家採行,除美國外,新加
坡是自2007 年引進.......而韓國則在2008 年開始採行。...

印象在Gossiping版讀到文章 介紹韓國富人付的稅佔總額的比例很高,但暫時找不到連結

行政法人的研究經費→提高企業競爭力,出口貿易額也大增
行政法人欠的債 → 最後最終而言抽稅來補 → 企業和富人佔大的部份的稅額
所以企業拿來補的稅額 跟 預算用來幫到的競爭力的提昇, 打平而已

這跟歐洲的社福、希臘台灣的公務員人事費過高,
或者部份獨裁國家貪污程度高...等 導致的欠債 差別很大的

: 韓圜低估 導致通膨、房價屢創新高 最終房市沫滅銀行倒閉 人民痛苦飆高
: 而為了創造企業出口獲利,南韓央行的外匯干預措施是亞洲國家中最積極的,南韓央行不

台灣的外匯干預明明才是最多的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75478.shtml

韓國企業「匯」避險 台廠躲央行傘下
【經濟日報╱記者 陳美君、李淑慧】

2012.03.21 01:50 pm


2010年12月30日,中央銀行理監事會議上,央行總裁彭淮南出示一份「台灣及南韓大型
TFT-LCD面板產值之全球市占率」的表格,強調2008年及2009年,韓元對美元大幅貶值,
導致新台幣相對韓元升值,台灣面板外銷市場,部分被韓國取代。


圖/經濟日報提供

彭總裁秀出的圖表讓國人震驚,韓國面板業市占率正式超前台灣,圖型出現的「死亡交叉
」正巧就落在2008年韓元對新台幣匯率急貶時。從此之後,只要新台幣匯率一升值,出口
大廠馬上怨聲載道,因為微薄的「毛三到四」(註:毛利率3%∼4%),又得被匯損侵蝕殆
盡。

台灣出口競爭力輸給南韓,匯率或許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卻不能當唯一理由。學
者認為,台灣與韓國的最大差異,在於思維不同。

長期研究南韓匯率政策的台灣大學財金系教授沈中華指出,南韓採取比台灣更為自由的「
浮動管理制度」,不僅有時貶值幅度超前,升值幅度也時常領先各國。韓元的波動幅度往
往有如「海波浪」,新台幣匯率則是有如頂多在池塘裡掀起漣漪,相對穩定。

南韓科技產業逐漸壯大,已不再仰賴政府以貶值扶助,三星電子甚至逆勢操作,在韓元升
值、對外購買力增強之際發動海外併購、擴張營業規模,或向美國等先進國家買進新技術
,增強實力。

韓元大幅波動,企業廠商得自找生路,所以南韓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操作非常蓬勃,廠商會
透過匯率期貨和選擇權進行避險。台灣只有遠期外匯和換匯,避險工具受限。

韓元匯率浮動比率至少達到75%以上,台灣則只有20%。沈中華曾到南韓研究,甚至問過南
韓學者,老百姓怎麼適應韓元大幅波動?對方回應:「沒辦法,就是得慢慢適應。」久而
久之,南韓企業已經習慣適應匯率風險,但台灣企業處於央行保護傘下,較難適應國際市
場的風浪。

南韓金融體系對企業的支持,除提供各式衍生性金融商品讓廠商降低匯率大幅波動的風險
外,政府要求「銀行挺企業」的措施,也不亞於台灣。

惠譽信評金融分析師李信佳指出,南韓政府會要求銀行去支持有困難的產業,尤其是造船
業。不過,這讓金融體系承受很大風險,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南韓金融業因為財團倒帳
而一蹶不振,迫使國際貨幣基金及南韓政府必須出手相救。

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南韓金融業雖沒出事,但已經有如在懸崖邊,政府必須為銀行發行
的金融債提供保證,花了很大力氣來穩住金融。同一段時間,台灣政府僅宣布存款全額保
障,金融業相對穩定。

很多人以為南韓重量級產業三星、LG也是倚賴銀行業支持才成為全球性大廠,事實不然。
李信佳轉述惠譽南韓分析師的話說,三星與LG只向銀行借短期資金,借款不多,因為兩家
公司獲利很強,可以支應長期的資本需求。

...

全文網址: 韓國企業「匯」避險 台廠躲央行傘下 | 經濟要聞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2/6975478.shtml#ixzz1xsQ0fGVU
Power By udn.com


Economics版的 請問許嘉棟批評央行政策 系列文也有更深入的討論

: 斷地大量放出韓圜,保持匯率在低檔,使企業的出口可以維持優勢。但是這種讓匯率維持

波動較大,當然表示上下起伏大,
當然完全不是"保持匯率在低檔",而是時高時低

: 低檔的策略最大的盲點在於,由於債務都是以美金計算,所以國家所積欠的債務,不但無
: 法透過貨幣升值而低消部分債務,反倒常常因匯率的貶值而增加實際要還的債務。
: 由上圖可以看出,南韓民間家庭的負債比相當高,比日本還高,比愛借錢的美國人差一點
: ,但在亞洲地區也是負債之冠。這是為什麼?這是因為當南韓匯率的低檔當遇到國際原物


http://paper.wenweipo.com/2010/10/09/CH1010090025.htm

發達地區家庭負債高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涂若奔、劉璇)發達國家債台高築,「富國反而向窮國借錢」已成
普遍現象,家庭財富亦如是。瑞信調查(詳見表二)發現,雖然發達國家的財富總值仍勝
過新興經濟體,但其家庭負債水平亦居高不下。
美國家庭的負債數字同樣位居全球第一,
總額高達14萬億美元;其次為日本和德國,分別達4萬億和2萬億美元。新興市場中以韓國
負債最高,達8,300億美元。若以人均負債計,則丹麥位居全球榜首,達11.4萬美元。

人均財富高易獲信貸

 調查報告指出,
家庭負債與人均財富之間存在「清晰的相關性」,因為一個國家的人均
財富水平越高,往往越容易獲得信貸。報告認為,這一現象「有利有弊」,利處是借貸可
促進經濟發展,但弊處是可能導致過度借貸。瑞信私人銀行及資產管理部全球研究主管郝
建霖強調,各國中間階層人士擁有的財富帶來的財務保障,令他們成為全球新興消費階層
,未來將取代高負債的美國家庭推動全球經濟增長。

----

家庭負債較低的則如 菲律賓、泰國、印度..等國
很明顯負債低的各國經濟狀況並未特別好,或許還較差

再看
http://my.texterity.com/cgaresearchreports/debt2010#pg42
右邊的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household debt 2008, debt-to-incom的表
Source: OECD Stat

韓國從第一名起依序輸
丹麥、荷蘭、挪威、瑞士、瑞典,
現在應該還多輸
美國和加拿大
結果上面這七個家庭負債超高的國家,
反而皆屬全球最頂尖的幾個先進國家,且普遍經濟表現佳


而家庭負債 又不是一年內的到期債務
大多是長期 例如2、30年來攤還的
通常是要買房、買車、付高等教育學費之類的
在欠錢的當下買某個東西,以家庭為單位而言,一般除房貸泡沫國外
就代表願意借錢的肯定借錢者付得起,
且借錢者很樂意買這個東西、肯定其對家庭或個人的價值,這個借貸交易才會出現
這跟錢被別人隨便賠或抽,譬如被政府賠或別人搶等是完全不同的


舉簡單的例子,某個普通人,甲,
他在專業上有所成,而成了資深工程師或顧問管理人員..等,
然後去貸款,貸了數百萬去買房子或名車。這段歷程讓國內人均家庭負債提高了

時光倒轉,甲一直找不到工作,最後變成長期打零工或成了遊民,
此時他根本任何貸款都不想貸,把錢都用來買吃的和租便宜屋子,
就算想貸款買東西也很難貸到。這段歷程讓國內人均家庭負債下降了

甲的後面的這段經歷有顯示經濟比較好,而前面的這段顯示經濟有比較差嗎?
完全沒有,且在一般狀況下(沒政府補貼或利率等管制而助長的泡沫時)
往往是反過來的

: 料嚴重波動時,南韓是完全沒有抵抗能力的,低匯率更使得進口物價顯得格外的昂貴,也
: 因此南韓的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相較於台灣常態性維持在0~2%的區間,僅偶而突破3%,
: 南韓的通貨膨脹率則常常是在3~5%的區間,物價居高不下;即使南韓上班族的薪水比台灣
: 高,但物價也比台灣貴上一倍,南韓人民的物價痛苦指數也是屢創新高,舉債消費是常態

http://www.npf.org.tw/post/1/10622

失業率加物價膨脹率稱為社會痛苦指數,是衡量居民對當地生活品質不滿意程度的指標。
一般判定標準為,當指數超過廿%,表示該國經濟處在民不聊生的狀態。二○一一年,台
灣(五•八一%),低於美國(十二•一一%)、中國大陸(九•七二%)、南韓(六•
○三%)、新加坡(七•二三%)、香港(九•三四%),而高於日本(四•二七%),
然日本經濟衰退、通貨緊縮,其經濟痛苦指數卻較台灣低,此指標顯然有失真之處,無法
衡量出民眾真正的苦處。

以這指數來比,台灣狂勝美國,且上面的幾個除日本之外全勝
但台灣經濟有壓倒性優於美國嗎, 有大勝新加坡、香港南韓嗎?
實際上而言,台灣的實質薪資長期約十年以來,處於負成長,
南韓和新加坡則顯著成長,完全倒過來

: 。連南韓民眾都很困惑,明明經濟薪資有成長,為什麼能買的東西並沒有比較多?

這句不但毫無依據,還反而完全相反

http://www.gocharter.com.tw/m2/detail.asp?main_id=5878

【台灣薪資 十年原地踏步】
去年,曾比較到台灣與星、韓過去十年的薪資,世新大學經濟系教授周濟不禁皺眉頭。

灣十年間薪水幾乎原地踏步,別人卻從十年前與台灣人平均薪資相當,如今幾乎是我們的
兩倍。

中研院院士管中閔形容過去十年是台灣「沈鬱的十年」。扣掉物價之後的台灣實質薪資
成長率僅僅0.1%,而星、韓卻有4.5%。連我們最自豪的電子電機薪水也不過成長0.39%。
美國勞工局比較世界主要十六個工業化國家,兩千年後台灣單位勞動成本(也就是企業每
單位產出所需付出的勞動成本)下降4.2%,排名十六國最後。


: 同時在南韓總統李明博「出口、房地產雙經濟引擎」的炒房拉經濟成長政策推波助瀾下,
: 民眾不斷地搶買房想要抗通膨、抗貨幣貶值,房價越來越貴,泡沫越來越嚴重,民眾的房
: 貸負擔也背得越來越痛苦。最終在2010年引發金融風暴,2011年有七家銀行倒閉,其他金
: 融機構則靠著政府紓困苦撐,金融機構的壞帳比率一下子從4%,飆高達20%。

有七家銀行倒閉,這正是進步的寫照,
經營不善、隨便貸給人的銀行當然要被淘汰,
而政府沒撥預算去救而強迫虧人民錢,才是大好的事

: 自殺率十五年來成長153% 每天有42.2人自殺 堪稱自殺王國

: 在物價痛苦與房價痛苦的環境下,南韓人民負債累累,為了家計很辛苦的活著,但是企業
: 的高度競爭環境,又讓他們身心俱疲,工作時數比台灣上班族更長、更苦命。這種環境讓
: 南韓人的壓力常常繃到極點,導致南韓人自殺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以OECD(經濟合作組織)
: 的22個成員國來看,由1995年到2009年的15年裡,德國、丹麥、奧地利以及多數的國家,
: 自殺率大幅下降30%以上,但是南韓卻逆勢大幅上升高達153%,自殺的人比交通事故死亡
: 的人還高出2.3倍。
: 在南韓,平均每天有42.2人自殺,南韓知名的漢江在首爾市中心一帶的區塊,從2007年以
: 來已經有兩千多人投江自盡,平均每年都有四百多人投江自盡,雖然是知名景點、但也是
: 「自殺聖地」。
: 此外,年輕人的自殺率也相當嚴重,20~29歲這個年齡層佔整個南韓自殺人數的44.6%,顯
: 示剛出社會的南韓年輕人生存壓力相當嚴重,在高房價與高物價的壓迫下,進不了大企業
: 或競爭失敗的年輕人更容易在這種高度競爭與歧視失敗者的社會中選擇自我放棄,也導致
: 年輕人輕生的情形嚴重。而即使在各國普遍自殺率較低的女性,在南韓的自殺率也是全球
: 最高,美國、英國、德國等大部分國家的女性自殺人數僅為男性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 而韓國女性自殺人數達到男性的一半左右(50.7%)。

花這麼多段再次重複談到自殺率,但同最上面,
自殺率完全沒什麼,希臘自殺率長期全歐最低,卻反而現在可說經濟大蕭條
日本自殺率長期全球頂尖,經濟卻反而一樣曾長期維持全球頂尖

: 知道了南韓的真相,我們真的還要學習南韓的策略嗎?都知道南韓的策略帶來了金融風暴
: 、外債問題複雜嚴重,擁有高房價高物價高自殺率的「南韓三寶」,學韓國真的很好嗎?
: 那真的適合台灣嗎?聰明的台灣民眾,早已經習慣政治人物與財團的置入性行銷。這一次
: ,難道看不出這一系列吹捧南韓的新聞,是南韓政府為了推廣南韓觀光與戲劇所做出的置
: 入性行銷嗎?

南韓的觀光和戲劇的競爭力的確強,
且不只這兩項,南韓現在幾乎所有產業都強

: 3.備註:
: 另一篇相關文章:
: 南韓債務超嚴重!超美趕義直追西班牙 金融風暴:準備好了!
: http://ppt.cc/a_4h
: 韓國vs台灣,誰會先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4.9.161.93
qaz630210:話說近年台灣人都說活不下去了 結果自殺率呈現明顯下滑 06/16 02:46
qaz630210:已經跌出十大死因 這是因為什麼? 06/16 02:46
yongqing:推打臉文 06/16 02:46
abyssa1:自殺率可以加工 06/16 02:49
abyssa1:高層指示要降低自殺率 自殺率就會下降 很簡單 06/16 02:50
abyssa1:http://0rz.tw/Rbtan 06/16 02:51
abyssa1:http://www.wretch.cc/blog/billypan101/16702341 06/16 02:53
abyssa1:事實是經濟越好的國家自殺率恐怕只有越高 06/16 02:55
abyssa1:要跑回歸分析的話應該會是正相關 06/16 02:55
yongqing:Lies, damned lies, and statistics 很多人以為數字不會 06/16 03:06
yongqing:說謊 確實啦,數字不會說謊,但可以操弄。 06/16 03:07
flydragon198:世上有三種謊言,就是:謊言,天大的謊言,與統計數字。 06/16 03:41
leon99:台灣財政三大亂源 1.財團 2.政客 3.公務員 06/16 03:52
livingstonn:股票都賺翻了 記者亂寫 06/16 04:2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每日fast新聞 的頭像
    每日fast新聞

    每日fast新聞

    每日fast新聞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